一、QMS质量管理系统概念
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用于全面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它将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及售后服务)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数据进行系统化采集、分析、监控和优化,帮助企业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质量管控机制。
二、质量数据收集:从“点状采集”到“全流程追溯”
数据自动化采集,消除人为偏差基于智能传感器、MES、检验系统等,关键工序的参数、合格率、异常点可以自动采集、归档,从源头确保数据实时、完整、无遗漏。
全流程可追溯,堵住品质黑箱实现原材料、工艺环节、成品出厂等全过程数据的闭环留存,既便于追溯问题根因,也为后续的持续改进行动提供了系统依据。
三、质检数据赋能持续改进的闭环流程(PDCA循环) QMS通过管理一个数字化的、数据驱动的PDCA循环,将质检数据转化为改进行动。
- Plan(计划):基于数据洞察,制定改进目标 现状分析:QMS汇总来自AI质检和万界星空科技MES的数据,生成多维度的质量分析报告。例如: 缺陷帕累托图:快速定位TOP 3的主要缺陷类型。 趋势分析:发现特定时间段、特定生产线或特定物料批次的不良率波动。 SPC控制图: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受控。 目标设定:基于分析,设定量化的改进目标。例如:“在未来一个月内,将A生产线的‘划痕’缺陷率从3%降低至1.5%”。
- Do(执行):触发并跟踪纠正与预防措施 当QMS通过SPC或阈值监控发现异常时,会自动启动一个CAPA(纠正与预防措施) 流程。 自动触发:例如,当AI质检连续报告5件同类缺陷,或不良率瞬间飙升时,QMS可自动创建“不合格品处理单”或“异常报警单”,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根本原因分析:这是QMS的核心功能。利用质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关联分析:将AI检出的“划痕”缺陷,与MES中记录的“设备编号003”、“操作员张三”、“模具版本B”进行关联。通过QMS的分析工具,可能迅速发现“使用模具版本B时,划痕缺陷率显著高于版本A”。 分析:在QMS中数字化地进行根本原因调查,记录所有分析过程和证据。 执行措施:根据确定的原因,在QMS中制定并分配行动项(如:更换模具、调整设备参数、修改作业指导书)。所有措施的执行状态和结果都在系统中有记录。 赋能点:将问题处理流程化、标准化,避免了部门间的推诿和拖延,确保措施落地。
- Check(检查):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执行后,QMS会持续监控相关的质检数据,以验证效果。 效果验证:QMS会直接对比措施实施前后,特定缺陷类型的不良率曲线。改进效果一目了然。 数据化呈现:通过QMS的仪表盘,实时展示关键质量指标(如OEE、DPU、一次合格率等)的变化,让管理者能快速判断改进是否达到了“Plan”阶段设定的目标。 赋能点: 用数据说话,客观评价改进成果,避免“拍脑袋”验收。
- Act(处理):固化成果,标准化推广
标准化:如果改进措施被验证有效,QMS会启动变更管理流程,将最佳实践固化下来。例如:更新控制计划 和作业指导书。
将优化的设备参数设定为新的标准值,并同步到MES和设备中。
将新的检测标准更新到AI质检模型中。
知识沉淀:整个CAPA流程、分析报告和最终方案都会被记录在QMS的知识库中。当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时,系统可以快速推荐历史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复用。
横向推广:如果A生产线的改进措施成功,QMS可以轻松地将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推广到B、C生产线,实现全厂的效益最大化。
赋能点: 将个人经验、一次性成功转化为组织资产和标准流程,实现真正的“持续”改进。
四、AI加持下QMS的价值升华 当万界星空科技QMS与AI质检、MES深度融合后,其价值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事后记录:纸质记录,数据录入滞后。 实时感知:自动从AI质检和MES获取数据。 孤立系统:质量数据是信息孤岛。 数据关联:将质量结果与生产过程数据深度关联。 纠正为主:问题发生后进行补救。 预防预测:通过SPC和趋势分析,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依赖个人经验:改进靠老师傅的经验。 数据驱动决策:改进基于全量数据分析,科学可靠。 知识流失:经验存在于个人脑中。 知识资产化:所有改进过程和成果沉淀为企业知识库。
总而言之,质检数据(特别是AI带来的高价值数据)是驱动工厂持续改进的“燃料”,而QMS则是高效管理并燃烧这些燃料,从而产生前进动力的“发动机”。 它确保了工厂的每一次质量波动、每一个缺陷,都能被转化为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最终推动企业质量水平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