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 云原生开箱即用 属于社区而非青云

分布式
• 阅读 1477
如今,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平稳期,在这样的新阶段,企业越发依赖 IT 系统,传统的上云模式已经无法应对频繁的业务更迭;面对未来,“云上”成为了最佳的选择,面向云而设计。

于爽认为,云原生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若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可帮助工程师够轻松的对系统作出频繁、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近期微信新表情攻陷朋友圈,网络上各类《XXX刷屏了!XXXX微信新增表情包XXX,XXX为啥你没有?》的攻略型文章纷纷来蹭热度。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文章中均提到了“为啥,你的微信表情里就没有呢?”,同时还给出了众多的解决办法,但微信作为社交软件领域的领军者,为何只为一部分人进行了更新?

当然这不是微信的低级失误,只是在升级更新时用到了灰度发布的方式,这种更新方式企业不必一次性中断业务,大家可以看到除表情外微信的功能及样式基本没有变化,同时可以帮助企业灵活的选择用户参与产品更新或测试,迅速获取用户的使用情况,逐步完善产品功能,提升产品质量。

而灰度发布则是云原生平台其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功能,随着企业上云的普及,数字技术所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常态,云原生作为一项低负担的、敏捷的、可扩展的、可复制和最大化地利用云能力的软件架构方式,已经成为解决企业业务落地数字化、互联网化的新趋势。KubeSphere 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是云原生最好的时代,也是不得不云原生的时代。

数字化转型促使云原生“登上舞台”

如今,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平稳期,在这样的新阶段,企业越发依赖 IT 系统,传统的上云模式已经无法应对频繁的业务更迭;面对未来,“云上”成为了最佳的选择,面向云而设计。于爽认为,云原生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若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可帮助工程师够轻松的对系统作出频繁、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KubeSphere 云原生开箱即用 属于社区而非青云

企业必然走向云原生,云原生技术会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未来,云原生应用架构将在 2-5 年内达到“Plateau of Productivity”,即在企业所有的 IT 基础设施都可以用云原生阐释和构建。

其实,云原生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基于云的一种IT理念,该理念是在探索一种能够让应用最大程度利用云能力的的方法,其中应用是基于容器打包构建的,为了运行一项容器化的业务,需要有支持容器的平台,也可以叫做容器云、Kubernetes 基础设施等。显而易见的是云原生的一切都需要基础设施做配合。

在 2018 年开源领袖峰会(OSLS)上,Kubernetes 作为整个云原生计算的基础得到了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认可。CNCF、Google Cloud 工程总监 Chen Goldberg 宣布 Kubernetes 成为第一个从 CNCF 毕业的项目,这预示 Kubernetes 项目已经足够成熟,并且足够灵活,可在任何行业、各种规模的公司中大规模地管理容器。

同样青云也认为 Kubernetes 是云原生最基础的支撑平台,它是跨基础设施的,无论是物理机还是云平台,只要企业业务构建于 Kubernetes,并以容器化的方式交付,就可以跑在不同的平台之上,这意味着企业不在被任何服务商锁定,业务可以轻松的跨基础设施做应用迁移。于爽概括道,未来 Kubernetes 将会统治所有的基础设施。

开箱即用的云原生全家桶

虽然 Kubernetes 技术和生态的已经成熟,在 CNCF 的全景图内已经拥有 200 余个项目和产品,但 Kubernetes 作为基础支持平台也存在缺点,其构建相对比较简单。于爽比喻道,Kubernetes 好比是毛坯房,没有装修、家具和家电,它只能保证企业最基础的应用,后期企业还会涉及的监控、日志、告警,甚至开发工具链、微服务等管理工具。青云正是注意到了企业急需或者未来需要的需求,于是打造了云原生专业平台——KubeSphere。

KubeSphere 云原生开箱即用 属于社区而非青云

KubeSphere 是在 Kubernetes 之上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用于数据中心的、可插拔的企业级多租户容器平台。在于爽看来,KubeSphere 的核心功能就是开箱即用,即点即用的 DevOps,面向开发测试人员,覆盖了开发测试全链条的发布。同时拥有灵活可选的微服务框架于应用跨平台一键部署的能力,可部署在云平台、物理机或者虚拟机之上。

当然作为一款青云主导的开源项目,青云自身的产品包括QingCloud云平台、SDN、SDS 等,均可以跟 KubeSphere 进行无缝的整合。

上文提到云原生依赖应用,KubeSphere 的目标同样是“聚焦业务应用”,青云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结合以往服务于企业客户的经验,以实现帮助企业用户降低平台落地成本、降低平台使用成本的最终目标。在 2019 年 KubeSphere 2.0 版本更新到了 2.1 版本,除对基本功能加强以外,又提供了更多新的企业级功能。

于爽表示,通常情况下人们以为传统企业从最初的物理架构直接跃升到以容器为核心的架构相对较难。实际上,在 KubeSphere 2.1 里已经提供了很多帮助传统应用往容器平台、云原生领域迁移的功能。用户只需将传统的交付物,通过 KubeSphere 上传,在上传后填写基本参数,即可完成。

青云的理念很简单,平台的事情交给平台专业人员做。KubeSphere 实现了开箱即用、运维友好,把所有后端的技术细节屏蔽掉,尽可能帮助用户节省所有的学习成本,提升用户的效率。一方面青云在产品开发之前整理分析了现有的企业用户的使用模式,提炼并集中展示在 KubeSphere 平台上;

另一方面,KubeSphere 作为一款开源产品,从 2018 年 4 月起,KubeSphere 的第一行代码就在 GitHub 上开源,青云通过社区收集专业开发者的反馈,有助于 KubeSphere 平台形成良好的生态。

表面上看,KubeSphere 似乎只是青云顺应技术潮流推出一款容器平台。实际上,这是青云在技术层面的一次突破,更是企业迈向集大成者的重要一步,就像 Kubernetes 对于谷歌的意义,扩大谷歌的技术影响力,大于它的商业意义。

于爽强调,KubeSphere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 KubeSphere 不是青云的,而是社区的,青云希望做的事“KubeSphere and Friends”,希望所有的开发者通过社区去了解 KubeSphere,依靠开发者和企业用户的力量实现平台的更新迭代,做到一个真正屏蔽碎片化的平台。

自从 KubeSphere 开源第一行代码开始,就得到了众多GitHub 社区用户的关注,并且关注度是持续上升的。

于爽透露,KubeSphere 的 GitHub Star 数呈现陡峭式上升态势,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底已经到达 2000;KubeSphere 2.0 版安装包的下载量,累计到现在更是突破 10000,事实证明了这款产品的吸引力极强。

KubeSphere 云原生开箱即用 属于社区而非青云

2019 年青云更是围绕 KubeSphere、云原生的主题在国内开展了 6 场全国巡演线下 Meetup 活动,进行了 30 余个研发和用户主题分享,累计超过 1000 名开发者参与。尤为重要的是,2019 年 4 月,KubeSphere 已经正式加入 CNCF 社区,被社区称为云原生全家桶。

目前,KubeSphere 的商业用户覆盖银行、保险、制造业、航空、互联网公司等领域。于爽透露,在2020年 KubeSphere 产品的宽度将继续延展,触及更多业务场景,并会相继推出 3.0 版本与 4.0 版,青云希望通过 KubeSphere 平台,将合作伙伴、社区开发者吸引进来,在帮助用户加速云原生落地的同时,构建起属于 KubeSphere 平台的生态模式。

点赞
收藏
评论区
推荐文章
浅谈传统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如何上云
浅谈传统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如何上云企业业务系统上云的最终目标,出于各种考量(有业务系统高可用的考量,也有不被云厂商绑定即vendorlockin的考量,也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即经济因素等多种考量),部署架构不会是单一的某个公有云,而是多个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部署形态。1.趋势介绍与阐述:大数据和云计算进一步深度融合,拥抱云计算走向云原生化首先我们来解读下“
Tommy744 Tommy744
4年前
2021年值得关注的五个云原生安全问题
云原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在2020年,统计发现,其中83%的组织也在生产环境中使用kubernetes。由于,团队可以轻松地构建和使用,,,以及管理服务,而不必担心底层的服务器。但是,云原生安全性仍然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奇怪的是,云原生安全性的最大问题与所有新技术无关。首席安全官表示,如果组织希望以更好地开始新的一年,则应着手解决五个主要的云原生安全性问题。有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2019 年 CNCF 中国云原生调查报告
!头图.jpg(https://ucc.alicdn.com/pic/developerecology/6db0c465111b4d9a96eb1ffe85c00e7a.jpg)中国72%的受访者生产中使用Kubernetes在CNCF,为更好地了解开源和云原生技术的使用,我们定期调查社区。这是第三次中国云原生调查,以中文进行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2020,最关注企业级云原生实践落地的大会来了!
过去的2019年,云原生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更多开发者热衷使用云原生技术,更多企业开始探索云原生架构转型落地。尽管云原生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其在企业技术栈的落地仍然面临挑战。在与各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和交流中,我们发现国内云原生实践已累积了诸多宝贵经验。云原生技术带来的资源成本降低、研发运维效率提升等巨大价值,已经驱动企业主动迎接这些挑战。可以预见通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Kubernetes 入门必备云原生发展简史
作者|张磊阿里云容器平台高级技术专家,CNCF官方大使“未来的软件一定是生长于云上的”这是云原生理念的最核心假设。而所谓“云原生”,实际上就是在定义一条能够让应用最大程度利用云的能力、发挥云的价值的最佳路径。在这条路径上,脱离了“应用”这个载体,“云原生”就无从谈起;容器技术,则是将这个理念落地、将软件交付的革命持续进行下去的重要手段之一。云原生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5分钟get云原生安全重点,听七位安全专家共探云上安全新思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云计算应用的重要性。作为云计算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云原生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被云计算服务商广泛接受,逐渐成为云计算领域中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云原生应用的普及在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安全手段无法应对的新型攻击路径和安全问题;如何将安全防护能力与云原生应用相结合,成为了当前热门的研讨课题。
选择天翼云混合云管理平台的五大理由
数字时代下,企业上云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云上应用越来越多,云业务容灾备份、分级安全、应用弹性扩展等需求也日益增长。出于对综合成本、多云的差异化优势互补等因素的考量,企业多采用混合云部署策略。混合云,成为云服务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天翼云混合云管理平台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资源统一开通、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运维,支持对硬件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纳管,并通过整合天翼
玩转云端 | 多云时代,数据管理就该这么“库”!
随着上云成为普遍趋势、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单一的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用户的复杂需求,单云模式下深度绑定一朵云所带来的成本不确定性以及安全风险日益增加。数据显示,超过92%的企业计划选择多云的上云方案。天翼云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凭借在资源充裕度、网络覆盖范围、产品安全性和实施性价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部署多云架构时的首选。
京东云原生安全产品重磅发布
“安全产品那么多,我怎么知道防住了?”“大家都说自己是云原生的,我看都是换汤不换药”在与客户沟通云原生安全方案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吐槽。越来越的客户已经开始了云原生化的技术架构改造,也意识到了云原生安全的重要性。但是面对还未像传统安全一样形成格局的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