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听过SpringBoot,但是没有用过,今天自己尝试搭建一个。 开始之前下面先说一下Spring、SpringMVC和SpringBoot的区别: > Spring 是一个“引擎” > Spring MVC 是基于 Spring 的一个 MVC 框架 > Spring Boot 是基于 Spring4 的条件注册的一套快速开发整合包 > > Spring 最初利用“工厂模式”( DI )和“代理模式”( AOP )解耦应用组件。大家觉得挺好用,于是按照这种模式搞了一个 M
**一,整合Swagger3.0** ================== 随着Spring Boot、Spring Cloud等微服务的流行,在微服务的设计下,小公司微服务工程jar小的几十个,大公司大的工程拆分jar多则几百上万个,这么多的微服务必定产生了大量的接口调用。而接口的调用就必定要写接口文档(由开发人员编写)。 存在的问题:(面对多个开发人
> `SpringBoot` 是为了简化 `Spring` 应用的创建、运行、调试、部署等一系列问题而诞生的产物,**自动装配的特性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关注业务本身而不是外部的XML配置,我们只需遵循规范,引入相关的依赖就可以轻易的搭建出一个 WEB 工程** **MQ全称(Message Queue)又名消息队列,是一种异步通讯的中间件**。可以将它理解成邮
点击上方 "[**后端架构师**](https://www.oschina.net/action/GoToLink?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I5ODI5NDkxMw%3D%3D%26mid%3D2247490920%26idx%3D2%26sn%3D84fa3d94375cac784
 本文转自公众号 一枚趔趄的猿 作者:謝謝同学 个人博客:http://blog.lqdev.cn 前言 ----- > 最近工作比较忙,事情也比较多。加班回到家都十点多了,洗
缓存系统的用来代替直接访问数据库,用来提升系统性能,减小数据库复杂。早期缓存跟系统在一个虚拟机里,这样内存访问,速度最快。 后来应用系统水平扩展,缓存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存在,如redis,但是每次从缓存获取数据,都还是要通过网络访问才能获取,效率相对于早先从内存里获取,还是差了点。如果一个应用,比如传统的企业应用,一次页面显示,要访问数次redis,
\[toc\] 前言 == 最近在学习Spring Boot相关的课程,过程中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回忆,同时也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探讨,文章中有漏的或者有补充的、错误的都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提出来,本人在此先谢谢了! > 开始之前呢,希望大家带着几个问题去学习: > 1、Spring Boot 自动装配是什么? > 2、这个功
添加依赖 ---- 添加cas client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net.unicon.cas</groupId> <artifactId>cas-client-autoconfig-support</artifactId>
 SpringBoot项目通常配合TKMybatis或MyBatis-Plus来做数据的持久化。 对于单表的增删改查,TKMybatis优雅简洁,无需像传统mybatis那样在mapper.xml文件
开发访问量比较大的系统是,爬虫的目的就是解决访问量大的问题;缓存穿透是为了保护后端数据库查询服务;计数服务解决了接近真实访问量以及数据库服务的压力。 **架构图** =======  **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