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从女工程师转变成开源商业化Infra公司创始人,痛并快乐着

夜游神
• 阅读 894

「WeOpen Talk」是腾源会全新上线的“对话开源”内容专栏,每周为读者呈现一期与尖峰开源人物的精彩对话内容。在「WeOpen Talk」栏目中,我们将深刻诠释开源先锋者们的开源精神、开源理念及其眼中的开源世界,深度挖掘开源领军者们在实践、参与开源过程中的有效方法论、最佳经验。

PART ONE
导语

带着中国第一位女性 Apache Member 的头衔,潘娟的内心有过惊喜与期待,也经历过挣扎与自洽。在开源圈子里,因为“女性”、“创业者”、“老板”、“商业化”等等标签,潘娟受到的关注会比常人多太多。在如此多“瞩目”和“聚光灯”下,从写代码的程序猿到开源商业化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 CTO,她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哪些思考?又是如何看待整个人生阶段的变化呢?

潘娟:从女工程师转变成开源商业化Infra公司创始人,痛并快乐着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腾源会和潘娟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印着阳光,我们的谈话也更加有温度。聊到女性创业、聊到成长、聊到开源商业化,时间彷佛过得飞快。为高度还原访谈过程的场景性和真实性,腾源会以自述表达形式,对接近2小时的谈话内容进行整理,精选了访谈精华整编成文,以期带大家一起走近潘娟的开源人生。

PART TWO
从单纯享受敲代码的程序员变为女性创业者

2021年4月份,我的身份发生一个极大的转变,离开了京东,并和 ShardingSphere 开源社区一批成员正式开启了创业人生——组建了商业公司 SphereEx,并担任联合创始人和 CTO 一职,也从单纯享受敲代码的程序员转变成女性创业者。

转变的契机来源于我对开源生态和开源项目的热爱和认同,它打通了个人开发者之间的隔阂,让大家的共识、很棒的Idea相互流通。逐渐又成为项目代码贡献者,因为好几年都在持续不断地参与开源和社区建设,因此在 2018 年我被社区授予为 PMC。
潘娟:从女工程师转变成开源商业化Infra公司创始人,痛并快乐着
Apache Conference 线下 Apache 讲师交流

国内开源商业化浪潮的掀起,又让我在今年和部分核心成员们一起创建了基于 ShardingSphere 的开源商业化公司 SphereEx。

当别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创业这条路时,我通常会回答,我想要挑战自己的心,去开拓新的职业生涯、尝试新的职业玩法。当然这个过程毋庸置疑充满了挑战,特别是从开发者到管理者,思维的转变非常重要。面对的人群更复杂多变,思考也需要更加深刻,而不再只是代码的特定输入和输出,需要从公司管理者的视角看公司发展计划、公司定位、探索商业路径、做好团队管理等。

早期时候,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可以用“激情和挑战参半”来形容,但很庆幸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慢慢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并且 hold 住新的工作内容。

在这条路上,因为女性的标签,我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大家会更加去看你做的好不好,也会由生出一些“她行不行呀”、“她能做好吗”这样的想法。

确实,女性在这个领域是少见的,我也并不排斥将“女性”标签放大,相反,我更希望人们多去关注这个词。正是因为有新的想法、新的质疑、新的趋势,我们才会慢慢变得“习以为常”。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庆幸,因为女性创业者、开源领域的女性从业者也越来越多,未来所有人都会变得很普通,我在等这个过程。

目前,SphereEx 已经成立和发展了半年多时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由 4 个人发展到如今近 50 人团队,而且其中一半都是研发人员,这离不开 ShardingSphere 项目本身的壮大。其实在之前的很多面试场合,我都发现有大批的面试候选人是在开源社区或工作中用过ShardingSphere 的,他们非常相信 ShardingSphere 这个大生态所蕴藏的潜力,这给了我巨大的欣慰。

2021 年 5 月,SphereEx 拿到了第一轮融资;2022 年 1 月,SphereEx 拿到了第二轮融资。谈到长远的发展规划,我也希望 SphereEx 能按照 IPO 上市的路径走下去,我也相信这是每一个创业公司的最大目标。

PART THREE
从一个创业者的视角看开源&商业化

开源对整个行业或人们的工作协作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例如现在火爆的云原生。

之前有人问过我,一个开源社区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应该是社区可以一直保持健康运转的状态。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些资本支撑的,资本的进入,能够给到开源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提供社区运营所需的资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开源初创企业涌现,并相继拿到融资,背后我们看到大家都在倡导开源商业化。但社区转商业化,国外的环境相对国内来说会更好,国外开源浪潮时间比国内发展的早,且有多个成功案例,例如 Databricks 或者 Snowflake ,验证了开源商业化道路的可行性。国外模式更成熟,认可度更高,想法更多以及经验也会更多,目前国内仍在追着国外的步伐。

图片
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云原生开源生态专场圆桌现场
(左一为潘娟)

怎么看待商业化和开源?怎么划分好两者的边界?这是我们最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繁荣都有一个极端过剩,走向衰减的过程。最近 SphereEx 也在搞融资的事情,会明显感受到有点收紧的状态。所以对于想要真正加入这个浪潮的朋友,一定要慎重。不同的项目都有自己不同的路径 ,一定得进行深刻的思考,因为这条路上大部分公司都是“死”了的。

PART FOUR
SphereEx 如何实践开源商业化

“ShardingSphere 有没有竞对的项目?”有人曾经这样问我。

我认为目前其实是没有的。ShardingSphere 倡导 Database Plus 即“数据库+”的理念,在数据库之上做行业的生态和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与大部分同类型的开源项目或产品有差异。可能市面上有些产品功能上有部分重合,但在理念上我相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目前,在 GitHub 上,ShardingSphere 的 Star 数达到了15K,Fork 数也达到了 5K,只要是选Sharding 解决方案,就一定会想到 ShardingSphere 这个项目。例如某些银行,将ShardingSphere 用于他们的核心生产,并且还基于 ShardingSphere 去做一些功能的改造。

例如一些金融领域企业使用 ShardingSphere 的安全脱敏的功能,不去用水平分线的功能,用另外的功能去组合,形成一套用于数据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不同的企业关注点不同,他们会基于他们的业务特点、业务需求进行功能的重组,也延伸了非常多的新的使用场景,比如有的把 ShardingSphere 当作数据网关使用;有的把它当作分布式数据库用;像(京东)白条的业务用了 ShardingSphere 的 Proxy 和 ShardingSphere-JDBC 这两个产品。

所以,ShardingSphere 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不同的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去挖掘和成为生态中的一部分。

但是,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其实,社区往往对于定制化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所以需要商业的加持,去解决定制化需求的涌入。传统意义上,大家认为的定制化可能是从头到尾围绕用户定制需求进行开发。但是我们并不这样定义商业化或“定制”。

我们所认为的定制是 ShardingSphere 的品牌和 SphereEx 创造的商业版本,这是一个很灵活的可插拔式的平台。一旦用户不满足于社区开源版本或者需要定制化的要求,我们只需要为其开发一个 plugin插件,将定制化的内容尽可能内聚到小的范畴内,并搭配SphereEx整个生态族群,即可满足用户特殊需求,只要这个架构设计得足够合理,那么基于用户特定需求的定制化开发就会变得非常少,而且能灵活地集成到原有的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当中。

未来 SaaS、上云,订阅制……都或将是我们开源商业化的主要形态。
「WeOpen Talk」开源人物对话直播是腾源会全新上线的“对话开源”系列直播活动,每一期我们将邀请尖峰开源人物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为大家做一场轻松而又接地气的分享,在这里没有酷炫的PPT,没有靓丽的舞台,打造实时交流,实时互动的直播内容,交流开源经验,答疑解惑。“趣谈开源,但又不仅仅只有开源”。

以下是与潘娟老师的线上实时对话直播内容回顾,开源人不可错过的精彩~
https://mp.weixin.qq.com/s/uS...

人物介绍:潘娟,腾源会导师,SphereEx 联合创始人&CTO;Apache Member,Apache ShardingSphere PMC,Apache brpc(Incubating) & Apache AGE(Incubating) mentor,AWS Data Hero,中国木兰开源社区导师。

腾源会(WeOpen)是腾讯云成立的汇聚开源项目、开源爱好者、开源领导者的开放社区,致力于帮助开源项目健康成长、开源爱好者能交流协助、开源领导者能发挥领袖价值,让全球开源生态变得更加繁荣。
潘娟:从女工程师转变成开源商业化Infra公司创始人,痛并快乐着

点赞
收藏
评论区
推荐文章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Nebula Graph 技术总监陈恒:图数据库怎么和深度学习框架进行结合?
NebulaGraph的技术总监在09.2409.30期间同开源中国·高手问答(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4105562_2311761)的小伙伴们以「图数据库的设计和实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包括:「图数据库的存储设计」、「图数据库的计算设计」、「图数据库的架构设计」等方面内容,本文整理于他和开源
linbojue linbojue
1年前
PDF处理还收费?不可能!
原文链接:DevWeekly|第2期:重构代码的10个最佳实践DevWeekly每周五首发于Github,欢迎大家Star并收藏!DevWeekly收集整理每周优质开发者内容,包括开源项目、资源工具、技术文章等方面。欢迎大家投稿,提交issue,推荐或者自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MQTT Broker 服务器选型
MQTTBroker服务器选型EMQXHiveMQActiveMQMosquittoLicense开源商用开源商用开源开源公司杭州映云科技dcsquare,德国Apache项目维护者Eclipse开源社区开发语言ErlangJavaJ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DICOM医学图像处理:开源库mDCM与DCMTK的比较分析(一),JPEG无损压缩DCM图像
背景介绍:最近项目需求,需要使用C进行最新的UI和相关DICOM3.0医学图像模块的开发。在C语言下,我使用的是应用最广泛的DCMTK开源库,在本专栏的起初阶段的大多数博文都是对DCMTK开源库的介绍和学习。目前由于项目需要,现开始对mDCM开源库继续学习分析,因此本专栏接下来的文章会大多以mDCM开源库为例进行医学图像的讲解,DCMT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iny官网的变迁
开源交互社区建设的变迁Tiny框架开源也快5年了,做开源其实也是在做社区,那么一个开源社区怎么样构建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同的交互方式,可能直接导致最终开源社区的成熟度如何。最早的Tiny开源框架采用QQ群的方式进行交互,博客相关的内容在开源中国来进行展示。!(https://static.oschina.n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ARS:Linux基金会新一代海量服务开发框架
_本文来源:__开源中国__原文标题:__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眼中的海量服务之道_在今年的美国加州圣迭戈开源峰会上,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Zemlin做了主题演讲。他把由腾讯主导开源并捐献给Linux基金会的微服务RPC框架TARS定义为“Newwaystoscale”,一种海量服务之道。与TARS一起在主题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TARS:Linux基金会新一代海量服务开发框架
_本文来源:__开源中国__原文标题:__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眼中的海量服务之道_在今年的美国加州圣迭戈开源峰会上,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Zemlin做了主题演讲。他把由腾讯主导开源并捐献给Linux基金会的微服务RPC框架TARS定义为“Newwaystoscale”,一种海量服务之道。与TARS一起在主题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73款阿里巴巴开源软件详解
这是开发者和开源爱好者正在共同书写的峥嵘岁月。“拥抱开源、回馈开源、融合开源和回报开源”是阿里的开源历程,通过“众创”带来技术上的创新和推动是阿里开源最核心的意义,而阿里的每一项重要开源技术都离不开业内广大开发者的参与和贡献。 受益开源,就当回馈。面对阿里头顶上“贡献开源软件数目第一”的光环,我们清醒地认知阿里开源的目的:阿里开源不是到业内“秀肌肉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GNU 对自由软件的定义:与免费无关
近年来,很多开源项目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抗议开源商业化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在很多对自由与开源软件不太了解的人眼中,开源软件免费软件——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自由软件运动之父RichardStallman(RMS)曾在GNU章程中明确表示,自由软件是可以被售卖的。也就是说,自由与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其实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天翼云发布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TeleDB for openGauss
近年来,开源软件强势崛起,从开源使用者到开源贡献者,中国的开源数据库产品,让数据库市场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12月28日,openGauss开源社区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汇聚数据库创新力量逐梦数字时代星辰大海“的年度开源数据库技术峰会。中国电信天翼云首席专家侯圣文现场发布了运营商首个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TeleDBforopenGauss。目前,数字经济占我国
陈哥聊测试 陈哥聊测试
1年前
5W1H聊开源之Who和How——谁、如何参与开源?
上次Who的主体是谁“发明”了开源,这一次主体转换,来看看开源发明之后,还有哪些人为开源做贡献?作为普通程序员的我们,又能以怎样的形式参与到开源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