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盐柱语法
• 阅读 1014

前言

微服务发展至今,因其高内聚、低耦合等特性,以及诸多开源方案带来的开放性,已成为提升架构效率的最佳实践之一。当一项技术或一个框架成为事实标准之后,我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运维效率和应用可用性的持续提升上。相信下面这些场景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场景一:当业务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微服务的数量和单个微服务实例的数就会变的很多,从而导致微服务注册中心需要管理很多服务地址,同时还需要给所有的上下游提供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的能力。

场景二:发布是天大的事情,每一次的发布,都会出现执行到一半的请求中断掉,上游继续调用已经下线的节点导致报错的现象。发布时收到各种报错,同时还影响用户的体验,发布后又需要修复执行到一半的脏数据。
上述场景还是在新版本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如果新版本有问题,则会导致大量业务直接请求到有问题的新版本,轻则修复数据,重则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甚至产生资损。最后不得不每次发版都安排在凌晨两三点发布,心惊胆颤,睡眠不足,苦不可言。

场景三:大半夜某个服务节点出现异常,上游仍旧不断地调用,出现很多异常和各种报警短信。被报警吵醒后,想直接在线上修复,有点难,想保留现场又害怕拖垮整个应用,只好先重启为上。
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因为很难复现从而无法有效定位,可能明天又被吵醒,继续重启。上述场景还是建立在报警系统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报警系统,严重情况可能整个业务系统都被单机异常拖垮。

场景四:公司业务壮大了,部门组织变复杂后,微服务模块越来越多。我不清楚发布的服务到底被谁调用了,所以我不知道能否安全地下线一个服务。我这个应用的这个接口是个敏感接口,我只希望得到我授权的应用才能调用,而不是直接从服务注册中心得到我的地址就能直接调用,但是目前好像还做不到。
面对以上这些场景,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开发和运维资源来解决,但对于大部分希望专注于业务开发的企业来说,如果能有一款适合企业自身需求,支持组件化的商业化产品,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下阿里云微服务MSE是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注册和配置中心托管

相比基于Zookeeper/Nacos/Eureka来自建注册中心,MSE 提供了以下这些差异化竞争力。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二、如何降低应用发布出错率

什么是无损下线

传统的发布流程中,服务提供者停止再启动,服务消费者感知到服务提供者节点停止的流程如下: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1、服务发布前,消费者根据负载均衡规则调用服务提供者,业务正常。
2、服务提供者 B 需要发布新版本,先对其中的一个节点进行操作,首先是停止 Java 进程。
3、服务停止过程,又分为主动注销和被动注销,主动注销是准实时的,被动注销的时间由不同的注册中心决定,最差的情况会需要 1 分钟。

如果应用是正常停止,Spring Cloud 和 Dubbo 框架的 Shutdown Hook 能正常被执行,这一步的耗时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应用是非正常停止,比如直接使用 kill -9 停止,或者 Docker 镜像构建的时候 Java 应用不是 1 号进程且没有把 kill 信号传递给应用。那么服务提供者不会主动去注销服务节点,而是在超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心跳超时而被动地被注册中心摘除。

4、服务注册中心通知消费者,其中的一个服务提供者节点已下线。包含推送和轮询两种方式,推送可以认为是准实时的,轮询的耗时由服务消费者轮询间隔决定,最差的情况下需要 1 分钟。

5、服务消费者刷新服务列表,感知到服务提供者已经下线了一个节点,这一步对于 Dubbo 框架来说不存在,但是 Spring Cloud 的负载均衡组件 Ribbon 默认的刷新时间是 30 秒 ,最差情况下需要耗时 30 秒。

6、服务消费者不再调用已经下线的节点。
从第 2 步到第 6 步的过程中,Eureka 在最差的情况下需要耗时 2 分钟,Nacos 在最差的情况下需要耗时 50 秒。在这段时间内,请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发布时会出现各种报错,同时还影响用户的体验,发布后又需要修复执行到一半的脏数据。最后不得不每次发版都安排在凌晨两三点发布,心惊胆颤,睡眠不足,苦不可言。

MSE提供的无损下线功能会自动在发布新版本的时候做如下的增强,我们主要关注绿色部分的信息: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1、应用在发布前主动向注册中心注销应用,并将应用标记为已下线的状态。
2、在接收到服务消费者请求时,首先会正常处理本次调用,并通知服务消费者此节点已下线,服务消费者会立即从调用列表删除此节点。
3、在这之后,服务消费者不再调用已经下线的节点。

MSE的无损下线功能,将原来的从原来的 停止进程阶段 注销服务变成了 prestop 阶段注销服务,将原来的依赖于 注册中心推送,做到了服务提供者直接通知消费者从调用列表中摘除自己。使得下线感知的时间大大减短,从原来的分钟级别做到准实时,确保您的应用在下线时能做到业务无损。

金丝雀发布再加一重保障

在普通的新版本发布场景中,默认情况下请求到各个节点的流量是均匀分布的。

假设服务提供者有 4 台,只要某个节点一发布新版本,就会有 25% 的流量打到新版本。如果新版本存在问题,就会影响线上 25% 的流量,轻则修复数据,重则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甚至产生资损。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MSE提供的金丝雀发布功能,支持用户在发布新版本之前就提前配置好金丝雀规则,使得只有符合流量特征的流量会调用到新版本,从而可以精准地控制调用到新版本的流量,进行新版本验证。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在发布一个新版本的应用的时候,通过一个新的 Deployment 来发布,并在 Deployment 中填写相应的版本号

新版本启动之后,默认没有流量,需要在 MSE 控制台配置流量规则才有流量进来,可以基于流量百分比进行配置,也可以按照流量特征进行配置。

配置完成后,Agent 会自动将路由规则推送到服务消费者端,服务消费者会去根据配置好的规则选择去调用新版本或者旧版本。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比如这里我们配置 user-id 对 100 取模为 20 的会去新版本,那么 user-id=120 的这个流量就会去新版本。

三、如何避免半夜醒来重启机器

开源框架有可能被单点异常拖垮整个应用系统

在微服务架构中,当服务提供者的应用实例出现异常时,服务消费者无法及时感知,会影响服务的正常调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服务性能甚至可用性。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在上图的示例场景中,系统包含 4 个应用,A、B、C 和 D,其中应用 A 会分别调用应用 B、C 和 D。当应用 B、C 或 D 的某些实例异常时(如图中应用 B、C 和 D 标识的各有 1个和 2 个异常实例),如果应用 A 无法感知,会导致部分调用失败;如果业务代码写的不够优雅,有可能影响应用 A 的性能甚至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离群实例摘除给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加把锁

为了保护应用的服务性能和可用性,MSE支持检测应用实例的可用性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服务成功调用,从而提升业务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如下图所示,您可以在控制台上对应用 A 进行如下配置,从而保证 A 应用的稳定性。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1、 异常类型,网络异常指的是 IOException,业务异常在 Spring Cloud 框架中指的是返回值 http 状态码 为 500 ,Dubbo 框架中指的是返回值中包含 Exception。
2、 QPS 下限,为了避免调用次数太少,随机性较大从而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您可以设置 QPS 的下限,只有 QPS 达到一定值后才进行离群摘除判断。默认为 1 ,可以配置成 0。
3、 错误率下限,如果某台服务提供者返回值中,错误的比例超过了配置的这个值,会被判定成需要被摘除。
4、 摘除实例比例上限,为了避免摘除过多的机器节点,导致剩余的节点数流量过载,需要配置一个摘除比例的上限,建议不超过 50%。
5、 恢复检测单位时间,离群节点被摘除的动作是暂时性的,经过单位时间后,消费者侧会对此节点进行检测。如果节点已经恢复,会将其放回到节点中。如果节点持续被摘除,那么它被摘除的时间会线性增加到最大值。

基于离群实例摘除功能,您不会因为单机异常在半夜醒来重启机器,先安心地睡一觉吧,反正业务也不会受影响。醒来之后机器现场也还在,是拿着保留的现场进行分析,还是直接重启,任君选择。

四、如何做到对自己的服务胸有成竹

服务查询一目了然

我们熟知的 zookeeper 组件并没有服务查询界面,Eureka 和 Nacos 这两个注册中心,虽然提供了网页版的控制台,但是在控制台上只能查询到服务的 IP 和 port 等基本的信息。

MSE用户在使用服务查询时,不仅能够查询到应用注册了哪些服务,对应的 IP 和 port 是什么,还能查询到服务包含的具体方法和参数类型,以及直观地看到服务被其他应用和节点的订阅情况。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即使部门组织再复杂、微服务模块再多,您也可以清晰地查询出服务的被调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梳理服务依赖以及评估影响面的时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精准地控制服务调用的权限

业务发展后,服务还会遇到权限控制的需求。比如优惠券部门的某个应用,同时包含了优惠券查询接口 和优惠券发放接口。对于优惠券查询接口来说,默认公司内部的所有应用都有权限调用的;但优惠券发放接口只有客服和运营部门的某些应用才有权限调用。

如下图所示,MSE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服务进行权限管理,这里以 Dubbo 为例,下图中配置表明,应用 cartservice 发布的 com.alibabacloud.hipstershop.CartService 服务的 addItemToCart 的方法,只允许 frontend 这个应用调用。

《从开源自治,到微服务云化,阿里云的这款产品给了一剂提升微服务幸福感的良药》

除了支持对指定的接口添加鉴权规则之外,服务鉴权也支持对整个应用添加鉴权规则,还支持根据调用方 IP 进行鉴权。

精准的权限管理,可以让你更好地管理微服务调用的权限,保证业务的合规性,保障数据的安全。

结语

MSE 以组件化的方式来提供微服务能力,客户既能对应用实现自主可控,还能低门槛的接入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的托管,以及高阶的微服务治理能力。据悉,Spring Cloud 和Dubbo近5年的开源版本,均可0代码修改就能接入MSE。

点赞
收藏
评论区
推荐文章
【案例分享】如何利用京东云建设高可用业务架构
本文以2022年一个实际项目为基础,来演示在京东云上构建高可用业务的整个过程。公有云及私有云客户可通过使用京东云的弹性IAAS、PAAS服务,创建高可用、高弹性、高可扩展、高安全的云上业务环境,提升业务SLA,提升运维自动化水平,降低资源成本及运维成本。有业务迁移上云需求,希望构建云上高可用业务架构的客户或对云上高可用架构规划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看。
我在京东做研发第五期:京东云自研服务器,如何将开发成本降低 60% 的同时还更低碳环保?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技术工程对cpu算力的需求持续飙高,这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压力,对电力能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在有限的电力内达到最佳的效果,京东云自研服务器围绕三大主轴,提升性能效率、降低整体成本,让地球环境可以永续经营。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DDD领域驱动设计在凯京科技的应用实践(概念充电篇)
凯京科技成立已三周年,其技术架构经历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架构的升级,项目经历了从Spring到SpringBoot的改造,配置实现自动化,初步实现分布式,微服务,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完成RPC框架Dubbo的定制化改造。目前,凯京科技在领域驱动方面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将DDD与微服务有机结合来构建系统,从而做到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1\.为什么选择D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2020,最关注企业级云原生实践落地的大会来了!
过去的2019年,云原生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更多开发者热衷使用云原生技术,更多企业开始探索云原生架构转型落地。尽管云原生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其在企业技术栈的落地仍然面临挑战。在与各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和交流中,我们发现国内云原生实践已累积了诸多宝贵经验。云原生技术带来的资源成本降低、研发运维效率提升等巨大价值,已经驱动企业主动迎接这些挑战。可以预见通
用户案例 | 腾讯医疗资讯平台云原生容器化之路
作者yuhuliu,腾讯研发工程师,关注存储、大数据、云原生领域。摘要医疗资讯业务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覆盖不同场景、不同用户、不同渠道的几十个业务,以及上千个服务。为了高效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医疗技术团队通过TKE上云,使用CodingDevOps平台,以及云上可观测技术,来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运营运维成本。本文介绍我们在上云过程中一些实践和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Knative 应用在阿里云容器服务上的最佳实践
作者|元毅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高级开发工程师相信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内容,大家对Knative有了初步的体感,那么在云原生时代如何在云上玩转Knative?本篇内容就给你带来了 Knative应用在阿里云容器服务上的最佳实践。何为最佳实践,就是按照生产可用的方式部署服务,提供服务监控告警以及链路追踪。我们按照如下3个部分内容进行:
通通透透看无服务器计算:由来、场景和问题
本文分享自天翼云开发者社区@《》,作者:我是小朋友一、无服务器(Serverless)计算是什么云计算涌现出很多改变传统IT架构和运维方式的新技术,比如虚拟机、容器、微服务,无论这些技术应用在哪些场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云服务永恒的主题。过去十年来,我们
数据堂 数据堂
1年前
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与优化
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客服已成为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语音识别技术作为智能客服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为客服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本文将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优化。二、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1.语音
CDN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专业视角下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容分发网络(CDN)与云计算技术作为两种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其结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CDN负责高效地分发和传输互联网内容,而云计算则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应用服务。当这两者结合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本文将从专业的角度深入解析CDN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探讨其优势、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先锋 | 天翼云赋能汤房社区数字化“智”理,打造居民生活“幸福圈”!
在获悉汤房社区需求后,天翼云为汤房社区打造了高性能、高可靠、高并发、低时延的云服务平台,具有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弹性伸缩、便捷接入、协同共享等功能,承载汤房社区爱心驿站、党群服务站、“社区来帮忙”APP、红色物业等“微创新”系统建设,大幅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