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全球CTO展望2021:四大“非主流”趋势预测

组合露台
• 阅读 948

“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中这样写道。

数字化转型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经济日益占据主流,跨界颠覆渐渐形成常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成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动能。

在近日线上举行的戴尔科技集团分享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全球首席技术官John Roese预测了以量子计算、半导体、5G和边缘计算为主的技术趋势,而这些领域将改变数字化转型的格局。

量子计算打开未来之门

量子计算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全新计算模式,它不同于当前数据中心、云环境、PC和其它设备中的数字计算。数字计算需要把数据编码为二进制数字,而量子计算使用量子位,后者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

量子计算有两个普世价值,一个是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在一些领域去快速解线性方程。比如现在的深度神经网络底层就是解大量线性方程,所以大家预期量子计算可以加速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

另外一个就是解决现在经典计算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快速加解密;用量子态模拟和实验各种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加速生物制药研发进展;用量子态模拟不同元素组合的效果研发新材料;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求解,实现对超大规模物流或城市系统的管理等等。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首席技术官John Roese表示,我们不应该把量子计算看成是颠覆计算,而是对现有计算的一种补充和加速。未来,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会有机会在量子计算之下进行互动和获得经验。

释放数据价值 从半导体开始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行业,人类社会的文明便是靠着科学家们潜心研发出来的这些小元件支撑。

在John Roese看来,如今,半导体领域正在从同质计算转向异构计算,我们仍然有核心处理,但在其周围围绕着一些特定域的加速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半导体行业重新组合。同时,新的模式要依赖于芯片集,也要依赖于新的软件架构,以便在异构环境下实现。

对于戴尔科技集团而言,我们要有集成的平台,这些系统可以接受X86架构,也可以接受不同的加速器来提供给客户,这更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实现架构的优化,为了异构的组合做到整体系统的优化。

5G不止于快

5G不仅仅是打上了4G的补丁,它是一个更加复杂和先进的系统。

首先,4G主要是提供移动宽带,如果我们没有LTE移动通信技术,我们仍然会在移动设备上运行非常轻量级的应用程序。智能手机被启用,是因为我们有了移动宽带,你可以在你的网站监控桌面上运行非常丰富的、移动体验的应用程序。

5G并没有失去这一点。John Roese表示,5G的特点就是增强移动宽带,更宽的信道、更多的带宽、更低的延迟。移动宽带的体验会越来越好,但这并不是5G的全部。5G的建立是为了让企业运行得更好,让交通网络、工厂、自主汽车运行得更好。

5G的新标准在21世纪开始确立,我们将克服在云IT和一般IT方面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分散的连接。解决了连接问题,能够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包括如何做混合IT、如何在家工作、如何做数字医疗、如何数字化转型,以及如何做任何企业想要实现的事情。

边缘计算不“边缘”

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416亿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79.4ZB。同时有预测显示,到2023年,企业将有超过50%的新应用部署于边缘端;到2024年,边缘应用程序的数量将增加800%。

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数据交互和数据分析以及建模、推理,将使应用和数据的“重心”快速移向边缘端。边缘计算具有低延迟、高弹性、保证业务合规以及有效降低数据管理成本等优势。

随着“新基建”的逐渐落地,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将极大地刺激中国市场对边缘计算需求的快速增长,加速边缘计算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智能家居以及虚拟现实应用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John Roese认为,边缘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多云环境的个体。边缘只是我们正在构建的混合云的另一部分。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控制平台,你会建立一套孤岛,无法实现混合IT,工作负载和数据流无法执行。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通用的,可以跨不同架构的边缘平台提供服务。

写在最后,今天,戴尔科技集团着重向我们详细分享了2021年四大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这些前沿领域已不再遥远,它们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笔者认为,戴尔科技集团此次分享的四大技术领域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融合了AI、5G以及智能边缘技术,将引领未来五到十年的技术发展方向。

点赞
收藏
评论区
推荐文章
美凌格栋栋酱 美凌格栋栋酱
6个月前
Oracle 分组与拼接字符串同时使用
SELECTT.,ROWNUMIDFROM(SELECTT.EMPLID,T.NAME,T.BU,T.REALDEPART,T.FORMATDATE,SUM(T.S0)S0,MAX(UPDATETIME)CREATETIME,LISTAGG(TOCHAR(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erverless如何落地?揭秘阿里核心业务大规模落地实现
!(https://pic4.zhimg.com/80/v2a9df30cbf89f1df01f467744e46a9cbb_720w.jpg)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化数字化生活方式渐成常态。在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效率的今天,几乎无人否认背负“降本增效”使命诞生的Serverless即将成为云时代新的计算范式。Server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IDC:混合云和软件定义是未来数字基础架构的主流模式
1、数字化转型帮助用户再后疫情时代抢占先机虽然疫情已经大体平息,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回到疫情发生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助力。以前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是面对面开展的,但是疫情使很多人开始通过线上合作、线上会议、线上视频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而支撑这些场景的就是IT基础架构。我们观察到全球的数字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充满挑战的时代 天翼云以数字化加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数字化转型换挡提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同时,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取得飞跃性进展,天翼云也正在加速构建数字化治理底座能力,以数字技术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变局中育新机,以数字
数字先锋 | 助力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升级版 中国国新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中国国新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安全先进、富有弹性的国新云平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各类云服务的全栈供应,实现多租户、可视化、跨平台的云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中国国新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和技术能力,助推中国国新数字化转型升级。我国数字经济迎来全新发展局面。处于产业链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其数字化转型对重塑中国全球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国新控股有限
天翼云乘风新基建,构建数字化转型“4+2”能力体系
随着新基建战略推进,大数据、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创新与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数据资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有89%的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9月9日,2020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生态合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庄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云基筑
信通院推出数字化赋能者新标准 天翼云获评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集体
3月31日,在2021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可信数字化评估体系。中国电信凭借多年数字化转型成果获选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集体、数字化转型推进优秀集体以及数字化转型发展先锋人物等奖项,并获得首批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云平台服务能力的认证。在大会现场,由工信部、国资委指导,中国信通院牵头发起的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也宣布成立。中国电信天翼云、招商
数聚生态,智驭全界!看天翼云如何为智慧园区注入新动能!
7月30日,“数聚生态智驭全界——5G天翼云AI数字化转型智慧园区”天翼云(https://click.ctyun.cn?tracksource_bkemedium_cpscontent_se460893)中国行活动在上海顺利召开。中
曼成 曼成
1年前
探索实人认证API:保障在线交互安全的关键一步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数字化,各种在线服务的普及,安全性成为用户体验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金融、电商、社交等领域,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实人认证API作为一种先进的身份验证技术,正在成为保障在线交互安全的关键一步。
数字先锋 | 向“新”而生!天翼云携手中化信息按下化工行业变革加速器
在当今全球经济不断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积极响应并推动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近年来,众多化工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朵“云“如何带来产业新变革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云计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通过云服务为产业数字化变革赋能”成为各行业关注的话题。10月15日,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一部副总经理杨鑫应邀出席2021年第六届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并发表《云网数智安一体,赋能产业数字化变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天翼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与探索。安全可信是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杨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