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数字逸影客
• 阅读 954

算法思想

  冒泡排序属于一种典型的交换排序。

  交换排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元素的两两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过不符合就交换位置来达到排序的目的。冒泡排序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在交换过程中,类似水冒泡,小(大)的元素经过不断的交换由水底慢慢的浮到水的顶端。

  冒泡排序的思想就是利用的比较交换,利用循环将第 i 小或者大的元素归位,归位操作利用的是对 n 个元素中相邻的两个进行比较,如果顺序正确就不交换,如果顺序错误就进行位置的交换。通过重复的循环访问数组,直到没有可以交换的元素,那么整个排序就已经完成了。

示例

  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理解一下基本的冒泡排序,假设当前我们有一个数组 a,内部元素为 3,4,1,5,2,即初始状态,如下图所示。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 n 趟比较来实现有底向上从大到小的的顺序。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第一遍排序

  我们首先进行第一遍排序,如下图所示,红色代表当前比较的元素,绿色代表已经归位的元素。

  (1)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4>3,交换。

  (2)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1<3,不交换。

  (3)比较第三个和第四个元素,5>1,交换。

  (4)比较第四个和第五个元素,2>1,交换。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 1 已经位于最顶部。第一遍需要尽心四次比较才能把五个数比较完。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第二遍排序

  第二遍排序的初始状态是第一遍排序的最终状态,即4,3,5,2,1。

  (1)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3<4,不交换。

  (2)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5>3,交换。

  (3)比较第三个和第四个元素,2<3,不交换。

  第二遍排序,会让 2 归位,并且这一遍只用进行三次比较就可以了。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第三遍排序

  第三遍排序的初始状态是第二遍排序的最终状态,即4,5,3,2,1。

  (1)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5>4,交换。

  (2)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3<4,不交换。

  第三遍排序,会让 3 归位,并且这一遍只用进行两次比较就可以了。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五个数已经全部完成了归位,但是当我们采用普通的冒泡排序的时候,算法仍然会继续向下进行。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第四遍循环

  第四遍排序的初始状态是第三遍排序的最终状态,即5,4,3,2,1。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排序实际上在第三遍已经完成了,但是算法还是会继续向下进行,下面就进行代码实现,看一下究竟是什么情况。。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冒泡排序性能

算法 最好时间 最坏时间 平均时间 额外空间 稳定性
冒泡 O(n) O(n2) O(n2) 1 稳定

  关于稳定性:因为在比较的过程中,当两个相同大小的元素相邻,只比较大或者小,所以相等的时候是不会交换位置的。而当两个相等元素离着比较远的时候,也只是会把他们交换到相邻的位置。他们的位置前后关系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以算法是稳定的。

  关于最优时间复杂度为什么是O(n),当然是优化过算法之后了!大家继续向下看就知道了!。

冒泡排序常规版-代码实现

  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常规版的冒泡排序,整个算法流程其实就是上面实例所分析的过程。可以看出,我们在进行每一次大循环的时候,还要进行一个小循环来遍历相邻元素并交换。所以我们的代码中首先要有两层循环。

  外层循环:即主循环,需要辅助我们找到当前第 i 小的元素来让它归位。所以我们会一直遍历 n-2 次,这样可以保证前 n-1 个元素都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最后一个也可以落在正确的位置上了。

  内层循环:即副循环,需要辅助我们进行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和换位,把大的或者小的浮到水面上。所以我们会一直遍历 n-1-i 次这样可以保证没有归位的尽量归位,而归位的就不用再比较了。

  而上面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来源于这两次无脑的循环,正是因为循环不顾一切的向下执行,所以会导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得多余。例如 5,4,3,1,2 的情况下,常规版会进行四次循环,但实际上第一次就已经完成排序了。

/**
 * @author jyroy
 * 冒泡排序常规版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Norma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list = {3,4,1,5,2};
        int temp = 0; // 开辟一个临时空间, 存放交换的中间值
        // 要遍历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1; i++)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n", i+1);
            //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遍历一次后,把数组中第i小的数放在第i个位置上
            for (int j = 0; j < list.length-1-i; j++) {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就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temp = list[j+1];
                    list[j+1] = list[j];
                    list[j] = temp;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的第%d 次交换:", i+1,j+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最终结果:", i+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n#########################");
        }
    }
}

  运行结果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算法的第一次优化

  经过了上述的讨论和编码,常规的冒泡排序已经被我们实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刚刚分析时候提出的问题。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当我们进行完第三遍的时候,实际上整个排序都已经完成了,但是常规版还是会继续排序。

  可能在上面这个示例下,可能看不出来效果,但是当数组是,5,4,3,1,2 的时候的时候就非常明显了,实际上在第一次循环的时候整个数组就已经完成排序,但是常规版的算法仍然会继续后面的流程,这就是多余的了。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标志位,用来表示当前第 i 趟是否有交换,如果有则要进行 i+1 趟,如果没有,则说明当前数组已经完成排序。实现代码如下:

/**
 * @author jyroy
 * 冒泡排序优化第一版
 */
public class BubbleSoerOp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list = {5,4,3,1,2};
        int temp = 0; // 开辟一个临时空间, 存放交换的中间值
        // 要遍历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1; i++) {
            int flag = 1; //设置一个标志位
            //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遍历一次后,把数组中第i小的数放在第i个位置上
            for (int j = 0; j < list.length-1-i; j++) {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temp = list[j+1];
                    list[j+1] = list[j];
                    list[j] = temp;
                    flag = 0;  //发生交换,标志位置0
                }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最终结果:", i+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if (flag == 1) {//如果没有交换过元素,则已经有序
                return;
            }
                   
        }
    }
}

  运行结果:可以看到优化效果非常明显,比正常情况下少了两次的循环。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这个时候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上面留下的一个小地方!没错就是最优时间复杂度为O(n)的问题,我们在进行了这一次算法优化之后,就可以做到了。

  当给我们一个数列,5,4,3,2,1,让我们从大到小排序。没错,这是已经排好序的啊,也就是说因为标志位的存在,上面的循环只会进行一遍,flag没有变成1,整个算法就结束了,这也就是 O(n) 的来历了!

算法的第二次优化

   除了上面这个问题,在冒泡排序中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就是第 i 趟排的第 i 小或者大的元素已经在第 i 位上了,甚至可能第 i-1 位也已经归位了,那么在内层循环的时候,有这种情况出现就会导致多余的比较出现。例如:6,4,7,5,1,3,2,当我们进行第一次排序的时候,结果为6,7,5,4,3,2,1,实际上后面有很多次交换比较都是多余的,因为没有产生交换操作。

  我们用刚刚优化过一次的算法,跑一下这个数组。

/**
 * @author jyroy
 * 冒泡排序优化第一版
 */
public class BubbleSoerOp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list = {6,4,7,5,1,3,2};
        int len = list.length-1;
        int temp = 0; // 开辟一个临时空间, 存放交换的中间值
        // 要遍历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1; i++) {
            int flag = 1; //设置一个标志位
            //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遍历一次后,把数组中第i小的数放在第i个位置上
            for (int j = 0; j < len-i; j++) {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temp = list[j+1];
                    list[j+1] = list[j];
                    list[j] = temp;
                    flag = 0;  //发生交换,标志位置0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第%d 趟结果:", i+1, j+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最终结果:", i+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if (flag == 1) {//如果没有交换过元素,则已经有序
                return;
            }
                   
        }
    }
}

  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第三趟的多次比较实际上可以没有,因为中间几个位置在第二趟就没有过交换。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到,利用一个标志位,记录一下当前第 i 趟所交换的最后一个位置的下标,在进行第 i+1 趟的时候,只需要内循环到这个下标的位置就可以了,因为后面位置上的元素在上一趟中没有换位,这一次也不可能会换位置了。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代码。

/**
 * @author jyroy
 * 冒泡排序优化第二版
 */
public class BubbleSoerOp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list = {6,4,7,5,1,3,2};
        int len = list.length-1;
        int temp = 0; // 开辟一个临时空间, 存放交换的中间值
        int tempPostion = 0;  // 记录最后一次交换的位置
        // 要遍历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1; i++) {
            int flag = 1; //设置一个标志位
            //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遍历一次后,把数组中第i小的数放在第i个位置上
            for (int j = 0; j < len; j++) {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temp = list[j+1];
                    list[j+1] = list[j];
                    list[j] = temp;
                    flag = 0;  //发生交换,标志位置0
                    tempPostion = j;  //记录交换的位置
                }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第%d 趟结果:", i+1, j+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
            len = tempPostion; //把最后一次交换的位置给len,来缩减内循环的次数
            System.out.format("第 %d 遍最终结果:", i+1);
            for(int count:list) {
                System.out.print(count);
            }
            System.out.println("");     
            if (flag == 1) {//如果没有交换过元素,则已经有序
                return;
            }
                   
        }
    }
}

  运行结果:

  可以清楚的看到,部分内循环多余的比较已经被去掉了,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冒泡排序及优化详解


  因为水平有限,所以对算法的描述和分析存在一些缺陷,而且选取的例子可能有些不恰当,大家可以多试一些数列。

点赞
收藏
评论区
推荐文章
西八老码 西八老码
4年前
今天就来花一点时间整理一下算法吧!
算法,就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个步骤。是独立存在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实现过程。排序冒泡cpublicstaticintBubbleSort(intarr)for(inti0;i<arr.length;i)for(intj0;j<a
22 22
4年前
【排序算法动画解】简单选择排序
本文为系列专题的第13篇文章。1.2.3.4.5.6.7.8.9.10.11.12.在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暴力排序和冒泡排序这两种排序算法,算是一个引子。同时指出暴力排序和冒泡排序的缺点硬伤。本文介绍的简单选择排序则“医治”了上面提到的暴力排序和冒泡排序的“硬伤”。核心思想: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将其作为基准元素,然后找出基准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中几种排序的实现
1.最简单的冒泡排序/\\\冒泡排序\/publicstaticvoidbubbleSort(){int\\arr{5,8,1,2,9,8,7,4};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的数组为:");for(intnum:arr){System.o
似梦清欢 似梦清欢
2年前
排序算法(冒泡、快速、插入)
稳定性:排序前后相等的元素位置是否会被交换。冒泡排序strcpy只能拷贝字符串,整型或浮点型数组需要用memcpy。memcpy称为内存拷贝接口,可以将某一段连续的内存放入另一段连续的内存中。在使用随机数的代码中使用固定的数组有利于调试。:::tipmem
22 22
4年前
【排序算法动画解】直接插入排序
本文为系列专题的第14篇文章。1.2.3.4.5.6.7.8.9.10.11.12.13.前面介绍了已经介绍了三种排序,暴力排序、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一个共同点都是基于交换。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排序,即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看成两个部分:有序区和乱序区。在排序开始前,整个数组都是乱序区,而有序区则为空:排序开始后,有序区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PHP算法: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
写一个排序算法,可以是冒泡排序或者快速排序,假设待排序对象是一个二维数组。(提示:不能使用系统已有函数,另外请仔细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冒泡排序<brfunctionbubble_sort($array)
{
&nbsp;&nbsp;<br$countcount($array);
&nbsp;&nb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面试总结(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算法描述:两两比较,大的放后面2.选择排序算法描述:在m元数组中找到最小值的位置,然后将最小值的位置和第n(n0,1,2,....m1)位的值对调,排序k次则m元数组中前k(k<m)位的值已经排序好,m元数组中前k位的值不需要再进行排序,此时需要排序的元素只有mk个3.插入排序算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C#冒泡排序(完整代码)
百度百科冒泡排序是笔试面试经常考的内容,虽然它是这些算法里排序速度最慢的原理:从头开始,每一个元素和它的下一个元素比较,如果它大,就将它与比较的元素交换,否则不动。这意味着,大的元素总是在向后慢慢移动直到遇到比它更大的元素。所以每一轮交换完成都能将最大值冒到最后。 原出处:https://www.cnblogs.com/wangjiaho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JavaScript常用基础算法
基础算法一、排序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functionbubbleSort(arr){for(vari1,lenarr.length;i<len1;i){for(varj0;j<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Lua 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BubbleSort,台湾译为:泡沫排序或气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算法步骤1.有一个长度为n
菜园前端 菜园前端
2年前
什么是冒泡排序
原文链接:什么是冒泡排序(bubbleSort)?冒泡排序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当然也是性能最差的一种。冒泡排序的思想其实很简单,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在水中"冒泡"。水中有很多散乱的小气泡,然后一个个气泡往水面上冒出。例如一组无序的数组,最左边就是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