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x kenx
4年前
SpringBoot AOP中JoinPoint的用法和通知切点表达式
前言上一篇文章讲解了springbootaop初步完整的使用和整合这一篇讲解他的接口方法和类JoinPoint和ProceedingJoinPoint对象1.JoinPoint对象封装了SpringAop中切面方法的信息,在切面方法中添加JoinPoint参数,就可以获取到封装了该方法信息的JoinPoint对象.2.ProceedingJoin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日期时间
java.util包提供了Date类来封装当前的日期和时间。Date类提供两个构造函数来实例化Date对象。Date() 使用当前日期创建对象Date(longmillisec) 使用时间戳 即 从1970年1月1日开始的毫秒数。Date对象创建以后,可以调用下面的方法。1.booleanafter(Datedate)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线程的6种状态及切换(透彻讲解)
Java中线程的状态分为6种。1\.初始(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但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2\.运行(RUNNABLE):Java线程中将就绪(ready)和运行中(running)两种状态笼统的称为“运行”。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main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Hibernate4教程三:Hibernate的基本开发
1:瞬时(Transient)\临时状态\\由new操作符创建,且尚未与HibernateSession关联的对象被认定为瞬时的。瞬时对象不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也不会被赋予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如果瞬时对象在程序中没有被引用,它会被垃圾回收器销毁。使用HibernateSession可以将其变为持久状态,Hiberna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 IoC、面向切面编程、事务管理等Spring基本概念详解
一、SpringIoC1.1重要概念1)控制反转(Inversionofcontrol)控制反转是一种通过描述(在java中通过xml或者注解)并通过第三方去产生或获取特定对象的方式。控制反转IoC(InversionofControl)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ES6中的super
对象方法中的super原型对于javascript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javascript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然而,很多人一看到原型就懵逼。ES5我们可以使用Object.getPrototypeOf()来返回原型对象,使用Object.setPrototypeOf()来设置原型对象。看下面的例子:letpe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多态
类型的检测——向上转型向下转型向上转型:父类对象的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向下转型:向上转型的基础上再次指向子类的对象1.向上转型!(https://oscimg.oschina.net/oscnet/dd0d05d39a724e781b799ff5e35b921775d.jpg)!(https://oscimg.oschina.net/o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3.1.0实现原理分析(八).获取bean对象
   Spring获取bean对象的逻辑相对简单,原本不打算专门写篇博客来介绍了。不过想了想,既然上两篇博客分析了Spring创建对象的过程,有创建便有获取,所以还是分析下获取bean对象的过程吧。一.获取单例bean1).进入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的getSingleton方法,下面是代码片段,简单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25 个最基本的 JavaScript 面试问题及答案(上)
1.使用typeofbar"object"来确定bar是否是对象的潜在陷阱是什么?如何避免这个陷阱?尽管typeofbar"object"是检查bar是否对象的可靠方法,令人惊讶的是在JavaScript中null也被认为是对象!因此,令大多数开发人员惊讶的是,下面的代码将输出true(而不是f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ES6学习笔记(三):教你用js面向对象思维来实现 tab栏增删改查功能
前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类和对象、类的继承,如果想了解更多理论请查阅《ES6学习笔记(一):轻松搞懂面向对象编程、类和对象(https://www.oschina.net/action/GoToLink?urlhttps%3A%2F%2Flanfeng.blog.csdn.net%2Farticle%2Fdetails%2F1045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