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744 Tommy744
4年前
灵雀云陈恺:2020 云原生走向何处?|CNBPS2020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灵雀云的陈恺。今天我们用这种比较特殊的方式来交流,很多人可能已经习惯这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疫情在带来很大挑战的同时,也在倒逼着我们去进步,就像几个月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说的,很多企业把原本需要花两年时间来做的数字化转型,在短短两个月内一口气全都搞定了。参加过前面几届CNBPS大会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每年都会试图用一句话来概括下云原生在这一
Python进阶者 Python进阶者
3年前
盘点服装设计所经常性使用的软件-----ET(上篇)
大家好,我是皮皮。前言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服装设计所经常性使用的软件ET,这个ET可不是外星人,而是一款软件。这款软件在国内是最受欢迎的,其优点多多,这里不一一讲述,下面来看看它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做漂亮的服装版型,人人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一、安装软件本软件的安装基本上是傻瓜式的,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即可然后打开软件安装根目录,双击图中程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授权允许远程访问解决Navicat for MySQL连接mysql提示客户端不支持服务器请求的身份验证协议;考虑升级MySQL客户端
NavicatPremium连接MySQL1251错误MySQLInstaller8.0.17!(https://oscimg.oschina.net/oscnet/24f013e65e67013818f59704d2bb73752e1.png)​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版本MySQL8.0.17即8.0开始的M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hreadLocal实现线程安全
Spring通过各种模板类降低了开发者使用各种数据持久技术的难度。这些模板类都是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多个DAO可以复用同一个模板实例而不会发生冲突。我们使用模板类访问底层数据,根据持久化技术的不同,模板类需要绑定数据连接或会话的资源。但这些资源本身是非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它们不能在同一时刻被多个线程共享。虽然模板类通过资源池获取数据连接或会话,但资源池本身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Linux服务器可以进百度,但是进阿里云或者别的一些网站提示‘错误代码:NS_ERROR_NET_INADEQUATE_SECURITY’的问题
昨天遇到一个头疼的事情,在阿里云买了一台服务器;然后环境各种都装了,因为本人是小白,所以一般都装MATE界面;一开始环境没配好,访问百度可以进去,进万网但是进不去,先也没急着搞这个事情,第一天晚上下班很晚了,就先装了可视化界面不管了。第二天早上,还是打不开,很头疼。虽然不影响我装环境之类的,但是本人有纠结症,就是喜欢研究无厘头的东西。先给阿里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Git演示平台上的iBoxDB NoSQL与MySQL的性能测试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篇关于数据库性能描述得天花乱坠的文章,经常出现100WQPS这样的大数字,去掉几千字的文字讲解后,核心内容是一台顶级配置的服务器和为测试专做的配置,对于大部分系统根本不会去购买哪台不知哪里才有卖的服务器,大部分开发人员也不会去折腾哪一堆配置,并且改了默认配置往往引入新问题。怎样的数据库测试才是最真实,反映系统实际运行能力?GIT@OS
vr虚拟场景制作费用是多少?
做VR虚拟场景首先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点位数量:一般来说,一个VR全景作品是有很多点位(场景)的,点位越多,整体价格就越高,但是点位越多,平均一个点位的价格可能就会相对低一些。②地拍和航拍:这两种拍摄方式的不同,所呈现的景观也是不一样的,其拍摄难度和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航拍价格要比地拍价格高。③全景图功能:普通的VR全景图就是全景图的基本功能,但是一些平
大数据建模
大数据建模、分析、挖掘技术应用研修班的通知随着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各类型数据呈现出了指数级增长,数据成了每个组织的命脉。今天所产生的数据比过去几年所产生的数据大好几个数量级,企业有了能够轻松访问和分析数据以提高性能的新机会,如何从数据中获取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大数据相关技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
高防服务器有哪些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各类网络攻击,让服务器使用者防不胜防。轻者导致服务器无法访问,重者导致企业的数据信息丢失,大量客户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高防服务器最强大的一个功能就是保障服务器的安全。在企业遭受网络DDOS攻击、CC攻击的时候,高防服务器能对这些攻击进行防御,保障服务器能正常使用。而普通服务器是不具备这样功能的,一旦遭受网络
一条数据包从收到发--交换芯片篇(一)
从程控交换设备的软处理到交换芯片的硬件pipeline,从基于dpdk的软件转发到可编程的pipeline硬转发,从Kbps带宽能力到Tbps能力,网络转发设备的发展带来大带宽能力的同时,其技术架构也是经历了软硬软硬的周期,可谓完美演绎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各领风骚数年”的传奇。但对于底层网络而言,其七层架构、数据包结构、协议标准基本没有变化,即对于网络转发设备而言,数据报文处理架构可以做通用设计抽象,转发细节的差异与演进大多体现在报文处理逻辑的优化,内部报文高速传递的优化等。